小二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4章宴无好宴(第1页)

不得不说,内阁首辅亲自领办清理皇庄、皇店的事,至少在最终方案下来之前的梳理工作,效率比以往或者之前预期中要快不少。

勋臣国戚过去抗拒、闹,凭的是什么?是皇帝担忧文臣坐大,所以要保“忠心不二”的勋戚,更要在意皇帝自己的内帑。

现在文臣是不是坐大了?不,国策会议设立之后,微妙的变化日益明显。

常朝也渐渐礼仪化了,过去经常在常朝上讨论的事,如今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国策会议。而那些小事,又随着六部之内事务“原则上准奏”的新规而不必惊动皇帝。

有十几个人争吵的国策会议,皇帝已经可以安坐在龙椅上把控裁夺。

相反,谁进入御书房,谁作为勋臣武将代表列席,谁拔擢到阁臣、九卿的级别,全取决于圣意。

朝廷顶层,因为闸口变多、水变活,文臣比过去更难抱团了。

皇权既然暂时稳固,勋臣国戚还凭什么闹?

何况他们大半都已经是废物。

“听说北镇抚使入宫了。”英国公张仑忧心忡忡地问崔元,“崔参策,王佐回京后将我们都拜访了个遍,询问我们和两广商人的关系,你能不能透个底啊!今日命妇觐见,陛下又把咱们勋臣国戚都召来,大家都很不安。”

要是以前,他们都叫驸马爷。

现在,他们喊崔参策,这是最近才慢慢兴起的、对阁臣九卿之外其余三个参预国策会议之臣的称呼。

崔元很无奈:“国公爷,许多机务不出御书房,您就别为难我了。”

“那怎么又先让我们在武英殿候着啊?”徐光祚看了看着武英殿内外的其他勋臣国戚,“不是我过于担忧,崔参政,五月朔日大朝会时你离京了……”

那个雷雨之夜,大朝会前夕,日精门的一把火让第二天参加大朝会的勋臣国戚们瑟瑟发抖。

其时公侯伯都被带去了乾清宫,而其他国戚和武将在武英殿中等候“赐朝食”时,徐光祚后来听说不少人一回家就换了衣服:那自然不是因为当日大雨淋湿的。

至于是冷汗还是什么别的,不得而知,总之那是一段令人恐惧而不堪回首的记忆。

崔元继续无奈地看着他们:“这么多勋臣国戚,乾清宫中自然是要设好了桌案,才传我等过去。”

“我们只是家中管事与两广商人有些来往,王佐来问时,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啊。”一旁的武安侯郑英也凑了过来,“崔参策,好歹让我们有点准备,等会见了陛下该怎么办啊。武定侯去坐营,一定有原因对吧?”

他说完就看向了蔡震。

“我什么也不知道!”

蔡震觉得再继续这么下去,他这个宗人令就要被吵死了。

他这个宗人令也很为难,他管的只是皇亲国戚。而崔元现在已经担任左军都督府掌事了,这些勋臣为了清理皇庄皇店一事还是找他。

崔元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吗?

但也没办法,崔元过去实在太低调,属于勋戚中的异类,来往交流的倒是以文人雅士居多。

郭勋已经被降等了,朱麒甚至被除了世券,但这个消息只仅限于国策大臣所知。而世券每一副都分左右,勋臣留一份,另一份则存在宫中内府。

两人还要戴罪立功,朱厚熜也没有大肆宣扬让他们没面子。

崔元也在一点点的改变,他开口说道:“无需担忧,陛下宽仁,今日又是命妇觐见太后与公主,是大喜日子,怕什么?陛下御极数月内诸事繁忙,如今设宴召勋戚齐至,又岂会动什么干戈?”

“可王佐这个时候被召进宫做什么?”张仑胆战心惊。

崔元看着他:“我哪里知道?英国公,您这么担心王佐进宫何事?”

张仑讪讪说道:“不免多想嘛,毕竟王佐之前将勋戚都拜访了一遍。”

武英殿内大有杯弓蛇影之势,谁也揣摩不透陛下的用意。

而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是显眼的,因为他们身边没有朋友一起叙话。

低调了数月,督造好了正德皇帝的康陵,现在这位睿宗烈皇帝也已经发引下葬了,康陵督造一事正在由陛下委派内臣与户部、工部一起轧账。

若无问题,那便有一功。

但想到王佐之前拜访时的笑脸和问出的一些话,两兄弟如今不求有功,但求无事。

……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择日飞升

择日飞升

作为捕蛇者,许应一直老老实实勤恳本分,直到这一天,他捉到一条不一样的蛇三月初一,神州大地,处处香火袅袅,守护着各个村落乡镇城郭州郡的神像纷纷苏醒,享受黎民百姓的祭祀。然而,从这一天开始,天下已乱。本书又名九九六修仙零零七也修真内卷卷到死谁TM也别想飞升好坑坑大坑深扶我起来三十五岁那年,我的福报来了及许大妖王现形记等!...

...

...

...

...